首页 > 足球 > 中超 >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发布在中超 2021-11-09 12:07:42    作者:我玩妲己出肉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记者贾岩峰报道 作为曾经的职业球员,健将级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为裁判员,这在国际足坛也非常罕见,而于波则是中国足坛现役裁判中的第一人。如今的于波是沈阳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的一名老师,同时作为一名国家级裁判,他仍经常出现在职业联赛的赛场上。

出生于1979年的于波如今已经42岁,距离裁判员的退役年龄45岁还有3年的时光。自从他2009年退役,2011年正式成为裁判吹罚比赛开始,如今已经10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10年中,他一边在大学里任教,一边还要在职业联赛中吹罚比赛。或许是因为有过职业球员的经历,于波的执法总是能够从多元化的视角去看问题,既能深刻理解裁判规则,同时又能看透球员意图。

因此,听他谈谈中超执法经历和对各种争议判罚的解读,或许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裁判规则、多角度看待中超赛场的诸多争议,很有裨益。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 《足球》:请问你是哪一年正式退役的?能简单介绍一下你成为职业裁判的经历吗?

于波:我是一名地道的沈阳人,从小就在沈阳踢球,在海狮和金德都效力过,2009年到了30岁,我就正式退役了。退役以后我开始规划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先是到沈阳体育学院的足球教研室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一些老教授们都建议我可以考虑向裁判的角色发起挑战,因为我的年龄、体能和对足球规则的理解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后来又有一次机会让我吹罚了中学生的赛事,我发挥得还可以,而我对此也感兴趣,因此在地方足协和体育局的支持下就走向了通往专业级别裁判员的发展道路。

你目前是什么级别的裁判?你的晋级之路如何?能给我们简单普及一下在目前中国的裁判晋级和管理体系吗?

我目前是国家级裁判,这也是我裁判生涯的最高级别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对“足球裁判员技术等级的申报与审批”的规定:中国足球协会的裁判员技术等级分为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裁判员。

根据“足球裁判员技术等级的申报与批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和正确运用《足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经地方协会审批一、二、三级裁判员。一般从入门到可以执法中超,快的也需要6-8年时间。国际级裁判员首次申报最大年龄不能超过38岁;亚足联精英裁判首次申报最大年龄不能超过35岁,亚洲的许多国际级裁判员都是从亚足联精英裁判中挑选的,因此我已经过了首次申报的最大年龄,所以最高也只能是国家级了。

我是从30岁开始,经过了两年学习拿到了一级裁判资格证,然后进入预备国家级,又经过两年的培训和考核,拿到了国家级。然后从U系列开始执法,U13、U15、U17、U19、U21,都过了,才能选送到中乙联赛执法,到了中乙再磨练2-4年,然后到中甲,在中甲也可能再经历2-N年,才有可能到中超执法。我还算幸运的,每个阶段都是两年就通过了,即便走得这么快,走到中超执法也用了6年的时间,这在裁判界相对较少。

纵观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史,像你这样从职业球员转型为裁判员的实在太少了,为什么呢?

有几点原因。首先,裁判员跟球员在某些层面很相似,是需要时间和比赛来培养和磨练的。我算是退役比较早的了,30岁退役,但是开始裁判生涯却是比较晚的了,如果不是因为我有职业球员经历,一般人可能很难走完这条路。大多数职业球员退役都在34岁至35岁左右了,除去纯业务理论学习的时间,再加上一些晋级的过程,等到能吹到中超级别赛事的时候都得退役了。

其次,裁判的工作本身既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谈不上受到尊重,也没有很丰厚的酬劳,跟职业球员时没法比的,但同时训练强度又大,规矩又多,对于职业球员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另外,职业球员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犯错可能还有其他队友想办法帮助弥补,但是主裁判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自己来完成吹罚的,注意力与精神必须绝对的高度集中。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足球》:都说球员和裁判是“天敌”,你在球员时代是如何看待裁判的?现在成为裁判了,又是如何看待职业球员的?

于波:在我做职业球员的时候,我倒没觉得裁判是“天敌”,因为我曾经是队长,所以我必须要做榜样尊重裁判,而且我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受过因红黄牌带来的停赛处罚,在2003年,我整个赛季踢了35场比赛,只拿到了3张黄牌,当年联赛我们拿到了第五名,足协杯进入了半决赛,拿到了第三名,全队只有我跟守门员是出场时间最多。作为队长,我尊重判罚结果,但面对裁判的判罚,我也有看不懂的和困惑的。

当我转型为职业裁判后,我才发现,原来当年很多判罚无法理解,其实是我没有吃透规则。如果不是经过系统的学习,我从不认为球员时代的我,对比赛规则竟然最多只了解50%,就这50%里,也不见得是百分百准确。那么同理,就目前的中超赛场而言,像国脚们这些最顶级的球员,我也敢说他们对足球规则的真正理解,60%已经是天花板了,不会比这更多了,大多数职业球员可能理解得连50%都不到。这个是我作为职业球员和转型做裁判后的真实感受。

职业球员的视角和裁判员的视角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足球规则都是统一的,职业球员怎么会对比赛规则的理解有你说的那么大的欠缺呢?

这里面有几个逻辑问题必须要弄清楚。首先,中国球员所了解的足球规则,基本上都停留在自己与球队战术层面,并没有很系统、很细致地去了解每一个比赛中判罚的标准是什么,球员大多数只关心自己和本队,而裁判员要看两队和全局,必须要兼顾公平。

其次,很多球员并不知道判罚标准的天花板在哪里,大多数都以为自己很懂,也以为自己了解的就是正确的,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己欠缺这么多,系统性地学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我们整个职业联赛对足球竞赛规则的理解太欠缺了,因为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由此产生误解和摩擦也是难免的。

第三点,造成这个的原因也不能都说是职业球员懒惰不爱学习竞赛规则,而是我从吹罚U系列的赛事开始,我就感觉到,赛事级别越高,球员对规则的理解是越好的,如果说中超球员也就只了解50%的规则,那么赛事级别越低,这个比率还会下调。

职业球员也是从年轻球员过来的,他们从小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一路走来都是凭借自己的理解,而规则又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因此职业球员对于竞赛规则了解不足是很正常的,这个问题是未来需要我们很好地解决的。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赛场上的很多判罚争议,有一部分是因为大家对规则理解偏差造成的?

是的,不能说全部,但是有一部分肯定是因为对于规则理解的偏差造成的。就拿防守动作来说,有很多球员认为自己先踢到球了就不犯规,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这里面涉及到动作是否使用合理、有没有危险动作、是否过分力量,这些规则细节和精神球员基本不会考虑,但是裁判员必须认真对待。

◆ 作为职业球员出身的裁判,你在执法时有哪些优势吗?

第一,我的体能会非常好,因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加上职业球员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其次,我对足球规则的理解可能会比较透彻,无论是战术还是吹罚的规则,还有对于球员的心态、识别犯规动作的意图,都会有很深刻的理解;第三,抗干扰能力会比较强,职业球员尤其是中后卫出身的我,心理素质、抗压能力都很强。我对于自己判罚的大部分结果,敢于坚持。

在吹罚职业比赛的这些年中,有没有哪些球员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有。在我执法过的比赛中,比如说郑智,球技和对规则的理解应该是我做裁判这些年来,看到的中国球员当中水平最高的一个了。还有就是外援,比如说重庆两江竞技的几名外援,还有以前广州队的塔利斯卡,他们之所以给我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些外援的比赛心思都在球上,职业精神让人敬佩,尤其是重庆这几名外援刚来中国的时候,拉不住,拉住了也不倒,从不会在消极利用规则获利上动脑筋,大摩托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在你的执法生涯中,肯定也经历过有争议的判罚,有没有哪一场的判例是你印象比较深刻的?

有。在2016年我吹罚的一场中甲比赛,青岛中能跟武汉卓尔的比赛,有争议的判罚,比如说把中能队长郭亮两黄变一红罚下的过程。赛后我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争议点是,如果郭亮真的有暴力行为嫌疑,那么应该直红而不是黄牌。事情是那样的,当时我判给了卓尔一粒点球,中能队意见很大,我受到了围攻,郭亮作为队长也一直在参与争辩,同时他在靠近我的第一时间,踩了我一脚。

尽管动作很隐蔽,但是他的意图我是能识别的,当时我考虑,如果我直接出红牌,但是万一摄像机镜头没有捕捉到这个细节,可能会引发轩然大波,那么在他进一步争辩的时候,我给了他一张黄牌,这样两黄变一红,他被罚下了。

◆ 就一些有争议的判罚,难道队长不可以跟主裁判沟通吗?这不是队长的权利吗?

这是一种误解。队长只有管理本队球员的权利,任何球员都没有被赋予质疑裁判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争议,正常沟通,只要不很过分,裁判都不会出牌儿,也能理解。但如果因集体围攻裁判,或者加上一些非体育道德行为而影响了比赛进程,故意挑战裁判权威,裁判是可以以出牌的方式来维护比赛进程和自己权威的。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 《足球》:其实中国足协年年都会开会,不断提及要统一执法尺度。那么请问执法尺度为何看起来始终不能统一?难点在哪里?

于波:的确如此,中国足协,包括目前也分管联赛裁判的中足联,都在不断强调执法尺度统一的要求,也会组织我们进行学习和深入探讨。其它的倒还好说,就是手球的吹罚,这个尺度有时候是真的做不到完全统一,而且这个也是非常难判的一个难点。国际足联对于这一点也是在不断修改规则,但是,到底是手碰球还是球打手,这个至今总是出现不断争议。

就拿球员起跳争顶来说,没有任何一名球员可以做到双臂夹紧然后弹跳争顶的,那么一旦有弹跳就势必是张开双臂的,这时候出现手球是很难判的,什么范围算是手部协调身体的合理范围?什么情况是故意扩大范围故意手球?不同的裁判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就经常做不到高度统一。

很多人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日韩裁判水平比我们高,在你看来是这样吗?

我不否认日韩有不少优秀裁判,但是他们在中国执法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他们不会受到各方面先期扣帽子,大家就默认为他们是公正的,哪怕吹罚过程中有不同意见,或者有失误,也对他们有比较好的包容性,不会被升级到其他层面,同样,中国裁判去吹罚其他国家或地方的赛事,也很准确和轻松。其实我们的裁判水平也不是不高,只是背负的压力不一样。我觉得,既然大家能够包容外籍裁判,其实也该给国内裁判适当的包容与理解。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想要减少争议判罚,让裁判员的业务能力与整个联赛相匹配,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首先,要提升所有参赛人员的竞赛规则理解水平,俱乐部这点要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大家对于规则的判断都在同一个层面,可能很多判罚就更好理解了;其次,加强裁判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业务学习;第三,尽早建立职业裁判制度。因为竞赛规则、球员和裁判,是一个健康的足球体系向前发展的三大要素,不可或缺。想要减少更多争端,就需要各方都更加职业和敬业。

你在外执法,一定离不开大学的支持,你一直在赛区里执法不会耽误本职工作吗?

肯定会有一点影响的,但是好在系领导和院领导都支持我,只是提醒我别忘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我很感谢院领导、系领导给我的支持,我肯定会把本职工作做好的。

作为一名前职业球员和现役裁判,你有什么特别的心愿吗?

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球员,有很多以球员身份在顶级联赛效力的经历,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在顶级联赛执法比赛的机会,我会非常渴望也会很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比赛。另外,通过自己这种转型方式,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职业球员能够加入到裁判队伍中来,能从基础上帮助年轻球员培养更好的规则意识,这也是对中国足球的一种帮助。

专访|从踢中超到吹中超!于波:希望有更多职业球员加入裁判队伍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 })();